梵高《夕阳下的播种者》欣赏
3《夕阳下的播种者》画作是梵高在阿尔时期的杰作,他以米勒农民的原型为创作灵感,通过临摹和创作将自己内心的种子与米勒的播种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其强烈的象征意义,将农民的精神与情节深刻地延续下来。鲜明的色彩和深刻的情感使得夕阳中的播种者充满了热情和潇洒,给人留下了纯粹而又强烈的视...
阅读(1581)赞 (0)
《夕阳下的播种者》画作是梵高在阿尔时期的杰作,他以米勒农民的原型为创作灵感,通过临摹和创作将自己内心的种子与米勒的播种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其强烈的象征意义,将农民的精神与情节深刻地延续下来。鲜明的色彩和深刻的情感使得夕阳中的播种者充满了热情和潇洒,给人留下了纯粹而又强烈的视...
阅读(1581)赞 (0)
《阳台上的两姐妹》画中稍年长的女孩穿着海军蓝色丝绒衣,眼神遥视着前方,看起来自负却迷人;年幼的女孩像是突然闯入画面,可爱又天真。《阳台上的两姐妹》以停泊在港湾的划艇和帆船为背景、以提升到半空中的高度为视角,描绘了法国沙图的春光一隅——雷诺阿在这个郊区小镇度过了1881的春天。 △...
阅读(678)赞 (0)
《鸽子与孩子》为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于他蓝色时期初期的作品。处于他艺术生涯的开始阶段,他努力想要成名。他再次回到巴黎,准备与弗朗西斯科·伊图里诺在安布罗斯·沃拉德画廊举办夏季联合展览。到年底时,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从那种快速的印象派绘画风格转向了一种更加平实、抽象的绘画风格,用黑色勾勒...
阅读(1177)赞 (0)
莱顿世界名画《珀耳塞福涅归来》取材于希腊神话。珀耳赛福涅是农神德墨特耳的女儿。冥王哈德斯爱上了她,把她劫到冥界。农神因失去爱女,悲痛万分,不再赐予人间谷物收成,因此人类濒临灭绝。主神宙斯见此情景下令冥王立即将珀耳赛福涅送还其父母。莱顿的《珀耳赛福涅归来》就是描绘这个情节。 △《珀...
阅读(659)赞 (0)
托马斯·波洛克·安舒茨(1851—1912)是一位美国画家。这幅画《A Rose》是为一个女孩丽贝卡·H·惠伦画的肖像画,她是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受托人的女儿,安舍茨是这个学院的教授和负责人,既教书又画画。画的标题为“玫瑰花”,正一艺术认为,这并不代表火热的爱、我爱你之类的表达,...
阅读(591)赞 (1)
《包着红头巾的男子》是著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扬·凡·艾克在143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此油画作品为橡木板画,属肖像画,油画描绘了一个头包红头巾的男子,油画裱框上画有作者的创作日期和名字。 △《包着红头巾的男子》26×19cm 扬·凡·艾克创意巧妙,如此精致的画工非常符合他一...
阅读(1373)赞 (0)
卡米耶·毕沙罗(是一位丹麦裔法国的印象派、新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喜好写生,画了相当多的风景画,他的后期作品是印象派中点彩画派的佳作,此外,毕沙罗的人像画也有他特殊的风格。 △《厄哈格尼的秋天》54.5×65.4cm 毕沙罗描绘的秋景常带有劳作场面——譬如《厄哈格尼的秋天》,画中两位...
阅读(594)赞 (0)
拉斐尔(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于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后来到佛罗伦萨后.更是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
阅读(456)赞 (0)
《持扇女子》是克里姆特在1917-1918年创作的最后一幅肖像画,除了一些细节,其他部分已经基本完成。虽然他的大多数肖像都描绘了上流社会的女性,但这幅画中的女士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模特。画作的主题衍生自他最喜欢的主题之一:“美丽的维也纳女人”。画中女子显得自信而有主见—抬着头、露出...
阅读(871)赞 (0)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1919年2月22日生于俄罗斯波克罗夫斯克。1946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1953年任油画系系主任,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院士,人民艺术家,在列宾美术学院任教近半个世纪,是当代俄罗斯著名艺术大师,现实主义学派巨匠,曾多次获前苏联国家奖勋章,并荣获...
阅读(706)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