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故居
4黄宾虹的《画学篇》手稿日前在拍卖场被拍出2300万元,其书法苍劲有风骨,体现出宾翁强大而充沛的精神能量。不少人抓住他对宋徽宗《听琴图》等几幅作品的误判而质疑他的鉴定水准,吴湖帆甚至用“老糊涂”一词来贬低黄宾虹。1950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为他自己于1936年发表的《关于鉴...
阅读(1374)赞 (4)
黄宾虹的《画学篇》手稿日前在拍卖场被拍出2300万元,其书法苍劲有风骨,体现出宾翁强大而充沛的精神能量。不少人抓住他对宋徽宗《听琴图》等几幅作品的误判而质疑他的鉴定水准,吴湖帆甚至用“老糊涂”一词来贬低黄宾虹。1950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为他自己于1936年发表的《关于鉴...
阅读(1374)赞 (4)
《新秋沐雨》是近代名家黄秋园的作品,描绘了初秋时节,雨沐苍山的景色。乍一看有些像元代王蒙的风格,仔细看有些像清代髡残笔下的奇僻幽境。忽然看到角落中的渔父,就知道黄秋园画的是隐逸题材山水画,像前辈画家一点也不奇怪。 △黄秋园《新秋沐雨》 他笔下的山石结构有点夸张,方形横向的纹路,在...
阅读(868)赞 (4)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最终走向胜利。萧华上将后来...
阅读(1347)赞 (5)
195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画家艾中信创作了油画《红军雪山》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展出后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品反映的是1935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时的情景。整幅画在构图上以一个S形的曲线,描绘出冰坡...
阅读(2113)赞 (5)
莫奈(1840-1926)是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艺术家之一,他被誉为“印象派之父”。莫奈以其独特的画风、充满生命力和色彩鲜明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主题涵盖了自然风光、建筑、城市景观等多个领域。 莫奈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性和情感表达,他的色彩运用独特,常常在一幅画中呈现出多种色调,使人...
阅读(1240)赞 (4)
《红军过草地》是由画家张文源于1976年至197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画作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了红军战士在环境恶劣的草地上艰难前进的场面,画作继承了中国军事画的优良传统,再现了事件的历史原貌和人物的精神状况 。 △张文源1977《红军过...
阅读(2382)赞 (5)
智永和尚(生卒年不详),南朝、隋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阅读(1384)赞 (4)
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的父亲》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在塞尚的眼中,父亲的严肃、理智、刻板被描绘在他的画中。 【类别】布面油画 【年代】1866年 【作者】保罗·塞尚 画面中人物造型自然平和...
阅读(663)赞 (4)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与任薰、任颐、任预并称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画法宗陈洪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该自画像,衣纹用线刚猛,结合款署内容,反映出任熊坚毅的形象和对动荡时局的忧愤。 △任熊自画像 此自画像,构...
阅读(1500)赞 (4)
宋代首开“翰林图画院”之先河,院中云集了全国最为顶级的绘画奇才,他们个个画技精湛,妙笔入神。皆可喻之为,任何朝代的笔墨功力,都无法与之抗衡!“马氏一门”(马世荣、马远、马麟)祖孙三代皆供奉内廷,不仅笔致一流,且艺术成就均可尊为一代绘画大师。三人中,以马远画名最大,马麟稍逊。而马远...
阅读(958)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