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鸭咀帽的自画像》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保罗·塞尚在1872年绘制的一幅自画像油画。这幅画是其画于19世纪70年代初,也是最接近印象派的时候,展示了毕沙罗对塞尚的影响。在这幅画中,自由的笔触和对灯光效果的兴趣揭示了塞尚作品中的印象派倾向,但粗略的绘画和模糊的轮廓并不能完全打破艺术家在绘画中赋予物体的重量和坚固性。在印象派时期的这些相对早期的作品中,艺术家揭示了他个人的艺术观。画中的塞尚似乎比他实际年龄大,这是他的特点。也许这不仅是因为胡须,还因为艺术家的内在张力和孤独的状态。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之后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於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紮根於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於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塞尚《戴鸭咀帽的自画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