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石鲁的不朽之作《转战陕北》

石鲁的《转战陕北》作于1959年,是石鲁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的写意画作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便暗自想要发动内战。蒋介石假装希望国内和平,设下骗局,邀请毛泽东进行重庆谈判,签下《双十协定》,又于1946年的政协会议上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建国的意愿。但蒋介石随后便撕毁《双十协定》,开始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在一轮战略防御之后,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把战线拉到了长江以南,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之后,国民党又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高层作出了转战陕北的战略决策。

石鲁《转战陕北 》1959年,纸本设色,238cm X 218cm,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该幅作品主要分为近景和远景两个部分。远景描绘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用较为复杂的皴法表现梁、塬、峁的地貌,用绛色突出黄土的颜色与质感。黄土地一望无际,仿佛与天际相连,象征了中国革命形势大好。近景部分占据画面左下角,在构图上有一些类似南宋马远“马一角”的画法。石鲁运用折带皴画出黄土高原地势崎岖的感觉,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雄壮豪迈的气势。在色彩上,其大量运用赭石。画面中虽然没有画太阳,但这种暖暖的颜色却能给人以光照大地的感觉,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画面中有三个人物。主要人物身穿黑色套装,没有正面刻画,只有一个侧影。但透过人物的体态和发型,依然可以判断出那是毛主席。他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是在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期盼着共产党的胜利和全新社会的建立,使人民不再被战争困扰,安定富足地生活在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画家用极简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场面。次要人物一正一背,在离毛主席不远处帮助一匹马爬上山坡。马背上驮着重物,竭尽全力地登攀。这情形好似当年的人民解放军,艰辛却又顽强地攻下一道道难关,带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懈奋斗着。而旁边农民的帮助也象征着军民之间鱼水一家亲的关系,喻示着这场胜利是用“小米加步枪”换来的。

石鲁《转战陕北 》局部 – 1

这幅画的题目虽叫《转战陕北》,但整幅作品中并不见一兵一卒,而仅仅通过毛主席的形象和对黄土高原地貌的描绘来突出主题,这是十分高妙的。画家没有用大多数人所想的千军万马来表现主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少胜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转战陕北这样的战略决策是共产党领导人智慧的结晶,不仅突出了毛主席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开阔的境界,预示着前景的光明。

石鲁《转战陕北 》局部 – 2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关于中国画该何去何从的讨论异常牵动人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徐悲鸿提出的“国画改良论”。在日本和法国留过学的徐悲鸿有着扎实的素描功底和超群的写实能力,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度爱国的人士,曾创作了《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爱国抗战的名作。他主张用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把西洋画的技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写实,并身体力行,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画家。但同时也有人主张在中国画的体系之中发展中国画,如傅抱石、潘天寿、石鲁等。在《转战陕北》中,石鲁用中国画的勾、皴、染法表现出画面的主题,描绘山石时运用折带皴,笔触时断时续、痕迹斑驳,带有以书入画的金石意味。这是他借鉴赵之谦、吴昌硕等画家所得。但是在颜色的运用上,他既没有选择中国古代山水画从唐代大、小李将军发展起来的青绿设色,也没有选择由元代画家发展起来的浅绛设色,而是运用大量的赭石和朱砂,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气势磅礴。这红色的山石表现无疑是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创新。

石鲁《转战陕北 》局部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主张文艺要贴近生活,为人民服务。于是传统花鸟画这样不够贴近人民生活的绘画题材日渐式微,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也不得不改画人物画。一时间,表现革命和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重要作用的“红色题材”绘画蔚然成风。

石鲁的《转战陕北》就是应那个时代的“红色”要求而产生的,把山石画成红色更加贴合主题。这幅画以简单概括的构图、跳脱浪漫的色彩、富有金石味的笔触,极力表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心怀天下,也充分显示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光明就在脚下。

《转战陕北》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所彰显的磅礴气势和民族情怀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该作现长期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解读石鲁的不朽之作《转战陕北》

赞 (6)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