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真迹是当年齐白石在四川为军阀王缵绪画的《山水十二条屏》之一,非常经典。中国传统画雪景的方法,白色不是用白颜料在纸上画雪,而是留出来的,靠宣纸本身的白色体现,并且用焦墨画出局部的阴影,黑白对比更加分明。后来才有于志学先生在冰雪山水画派的一些创新。

△真迹原图
这是后话,咱们先不论,就谈用这种传统的画雪景。这两张对比作品里,前景已经脱了叶子的柳树,枝条上面覆盖着雪。真迹里,我们会感觉到覆盖着雪的柳枝有一种垂坠之感;但是在疑伪作品上的柳枝很少有这种垂下来的感觉,并且像一根皮筋似的绷着劲。造成这种感觉是对生活欠缺观察的结果。

△疑伪作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差距,就是中间的这个湖面。湖面上应该是已经结冰了,这是用淡花青色染出来的。染的过程里,因为白石先生用笔是用纯色,专色专用。这是白石先生画画的习惯,什么颜色的笔就专门画这个颜色,绝不用这支笔又蘸红色又蘸绿色,这是他的画画习惯,我们在鉴别的时候要了解这点。而疑伪作品在刷冰面的淡花青色中,夹杂着一些没有洗净的其他颜色,要么是胭脂,要么是曙红,类似于这种红色的痕迹。这在白石先生的画里面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真迹局部
还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大家看小屋里面,真迹在屋里染了一点暖色调;而疑伪作品里在小屋里没染这一点点暖色调。“一白高天下”,在茫茫大雪的时候,白石先生在小屋里染一点暖色调,这人文关怀、生活情趣扑面而来。疑伪作品恰恰在细节上就疏漏掉了(见下图)。

△疑伪局部
另外再看落款。疑伪作品的落款,似乎显得更加丰富一些,因为它又加了一个上款:“梦石老友属”。很多情况下,白石先生作品是有上款的,就是写明送给谁。这种情况,在中国画里一般是有规矩的,上款之所以叫上款,就是要写在上边,不能画都画完了,在后边再补一个上款,这样是不礼貌的。但是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画已经画好了,还要送给别人,这上款就要放在别的地方题。譬如就这幅画来说,题在左边,题在冰面上那块儿,都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把上款题在下边。题在下边就不是上款了,位置不对。白石先生不会在礼节上出现如此的疏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齐白石山水《一白高天下》真假辨别
名人字画网
乾隆是个文艺皇帝
马蒂斯最着色的对象背后的故事
韩干《清溪饮马图》欣赏
李思训《京畿瑞雪图》欣赏
安舍茨作品《玫瑰花》欣赏
仇英《三顾草庐图》欣赏
戴进《风雨归舟图》欣赏
朱耷《松树双鹿图》欣赏
傅抱石长卷《丽人行》,铭心经典再现!
林风眠丈二钜制《五美图》,堪称镇馆之宝!
刘海粟《黄山清凉顶》,馆级巅峰巨制
潘天寿指画《晴霞》, 四屏通景且首次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