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珍罕钜作首献!

齐白石(1863~1957)老人以大写意作山水画,是对中国山水画开创性的贡献。然数量最少,在老人面世画作里十分之一还不到,很是珍稀。且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多是立轴,而以横幅画出,十分罕见。下面从庋藏多年齐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齐白石横幅山水画《顺丰图》,以飨藏家。97×180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8尺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1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2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3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4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5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6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局部-7

【题识】顺丰图。齐璜。【钤印】白石(白)、三百石印齐(朱)

齐白石的山水画在技巧方面的独特性也是显而易见。构图和意境的关系最密切,抄袭的构图就不可能有独创的意境。他对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看起来简单,却又新鲜奇特,可见是经过惨淡的经营。正如老杜写诗,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又不是荒诞令人不能理解。——张安治

齐白石的山水源于两个基本的母题,一是家乡景观,二是远游印象。前者多画村居、院落、渔庄、荷塘、柳岸、松溪,时或点缀鸡鸭、竹径、老屋等。丘陵起伏,平远亲切,弥漫着乡间气息,几乎没有高山大岭、重峦叠嶂、枯木寒林。后者多画湖海扬帆、洞庭日出、桂林山水、洲渚鸬鹋、蕉林书屋等,其中以桂林印象为最多。本幅藏品属于后者。

齐白石画山水不承宗派而师造化,也不喜欢清代画家的“平铺细抹死功夫”,他胸中自有丘壑。这源自于他五出五归的游历。从1902年到1909年这八年间,齐白石先后游历了陕西、河北、江西、广西、广东、江苏六省,跋山涉水,过长江、黄河、珠江、洞庭湖,登华山、嵩山、庐山,并在远游中结识的友人樊增祥和李筠庵等处,观摩到八大山人、石涛、金农、罗聘等大家的真迹,也是这段游历,成为了他山水画创作的源泉,一面是锦绣山川,一面是古人佳迹,两者在这位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家胸中激荡冲突,成就了齐白石独特的山水画风。

在白石老人的诗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山水画的源泉:“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所谓胸中山水,就是他游历中亲见的场景,而“删去临摹手一双”则体现了齐白石在技法上突破前人的独到追求,对每一个铭刻心底的场景都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艺术再加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画风。

「胸中山水奇天下」是说自己见到的山川景物极多,但认为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桂林山水。老人自己说:“我在壮年时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我以为,桂林山水既雄壮又秀丽,称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生平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齐白石山水画中那些兀然凸起的馒头状小山或锥状尖山,就来源于此。

或许因画桂林独秀峰一类桂林漓江山水之故,齐白石的山大多就真的如桂林山水般的馒头山。由于当年旅行,多靠舟楫,在洞庭湖上,在长江上,漓江上行船,齐白石又喜欢江河湖泊上之景象。胡佩衡说:“白石老人在游历中,看到了大江大湖,以为画水应该广阔,才能表达出胸襟的开展,所以,老人很少画瀑布水口,多画长江、湖泊,一望无际的大水。”以上从此帧《顺丰图》中可见一斑。

这件作品的艺术处理极其巧妙,碧色的杨柳全用墨线加青绿勾画,近景与中景占据最大空间,S型的河水从近景到中景,两岸垂柳与阔叶林木掩映出数间野屋,一直伸延到远景,与数座山峰连接,作者将十多年前所见的而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景观用线和墨巧妙地重现于读者眼前,美不胜收。而以凝重的笔线勾画屋舍,形成以白托黑、以淡托浓的强烈效果。数十座馒头状云雾中的远山,略显独特的双色山峰(淡蓝和橙红)用大写意没骨法画出,形简意赅,近乎符号化。这种画法与效果,在山水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画中按照他所熟悉的程式化和符号化的手法对对象作了概括抽象的处理。除了画中远景馒头山,还有黑瓦白墙的房舍、浓淡虚实讲究的横纹水波、带船体或不带船体(以示江雾)的简笔风帆、再加上符号化了的松柳、简化了的鸬鹚及穿古长袍的点景人物、近景水面上横跨的小桥,这些简练而成熟的中国式符号经过多种搭配和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象。纵观齐白石山水,这些符号是程式的,犹如约定俗成的语言叙述着不同的故事,但较之其他的流行样式的山水画,齐白石这些来自民间承传或自创的山水符号及其叙述的故事又具有相当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这幅画中可见齐白石山水画中的色彩的运用极为大胆,明显保持了民间艺术的特色,既热烈又沈著,既浓艳又和谐,能够把民间艺术中健康的东西和文人画精深的艺术修养统一起来并加以新的发挥。徐悲鸿也曾评价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无前,无所顾忌。”齐白石的花鸟如此,山水又何尝不如此。

是幅为齐白石别具匠心之作,这种用心,尤其突显于构图之中。整体而言,本作被江水划分为两部分。浩瀚的江水一望无际,配以碧波远帆,有乘风破浪之意。齐白石对于水怀有浓厚的感情,他笔下的江河湖海,大都是他远游时曾经飘历过的水面。而水的表现方法,也颇有特色,时而以大段空白以示江湖无涯,时而又以精细稠密的平行波纹,来表现浩淼烟波浮动。在这幅画中,也采用了这一惯常的技法。

齐白石衰年变法乃至晚年的山水画特点如下:第一,独特别致的山水画取材,使画面有亲切的生活气息,摆脱了冷逸荒寒之气。第二,风格独立,已把前人画法模式化成自己的面貌,具有独树一帜的齐氏山水技法风格。第三,泼墨挥毫的同时,施以鲜艳的颜色,融雅俗为一体。第四,多勾染而少皴擦,风格简洁、有力而单纯。这些,都可以从此作得到证明。也因此,《顺丰图》虽无年款,但极有可能是其晚年作品。齐白石虽六十岁后鲜有山水画创造,但实际上他直到八九十岁高龄仍然坚持将外出游历所见之景绘为山水。

整个清代至民国,中国画坛是为笔墨至上风气所笼罩的。齐白石在笔墨至上主流时风中仍不忘记对意境的追求。齐白石的山水画不仅远离了四王以来笔墨至上的强大风气,续接上山水画传统中已经断绝的意境传统,而且摆脱了古典山水画中超远淡泊、不食烟火的隐士高人风气,把农业中国中最广大的农民的情感直接挤进了文人把持的画坛。此件作品充分体现出他的山水画的精髓所在。

《顺丰图》题识设计颇为讲究,其安放的位置对整幅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左上题识处河水流向画外,引入观者无尽的想象,更点出了「顺丰」这一主题。《顺丰图》从画法风格、款题、印章判断,无疑是白石真迹。今有幸首次重磅释出如此珍贵罕见的横幅钜制,对艺术市场和学术研究来说,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齐白石山水画《顺丰图》,珍罕钜作首献!

赞 (17)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