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丨董希文作品欣赏

他画出了《开国大典》,
但他说这辈子最想画的都没来得及画。
···
优秀的历史画像史诗一样,能记录宏大的历史事件,唤起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 开国大典(1979版) 230×405 布面油画 董希文原作 郑振铎等人复制

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开国大典》,无疑就是这样一幅杰作。它一直被誉为是“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也是油画中国化的开创性作品之一。

△ 开国大典局部图 董希文

《开国大典》的创作充分运用了西方油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写实绘画技巧极高。同时又吸收了中国新年画的风格和艺术元素。其色彩的运用,具有中国民间工艺装饰化效果。

△ 开国大典局部图 董希文

画面以红、黄、蓝为主色,运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饱和色来体现了民族绘画的特色,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彩。可以说它一出现,就奠定了自己辉煌与经典的历史地位。画家就此所提出的“油画中国风”的主张,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主题。

△ 开国大典局部图 董希文

由于历史原因,画面中的这些人物曾先后四次被修改。但由于历史原因,它被反复涂改的痕迹,记录了一段被扭曲的历史。也折射了那一代画家们的理想与追求、成功与遗憾……

△ 1972年,董希文在中山公园长廊留影

董希文1914年生于浙江绍兴,父亲董萼清是当地有名的文物鉴家。文化学养深厚的家庭氛围,早早种下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但董希文的父亲董萼清认为,做画家生活没有保障,不同意他走向这条艰难的艺术道路。

△ 苏州美专1934级毕业照 当时苏州美专的规模为全国之最

父亲的劝阻并未奏效,1932年董希文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但第二年便向姐姐借来30元钱,偷偷考入了苏州美专。

△ 雪夜 董希文的老师颜文梁的作品 中国味很浓

在这里,他师从颜文樑、以及当时的一些法国教师们学习油画。在接受欧洲古典绘画的技法的同时,又将自己熟悉的中国画线描技法融入其中。

走的也是中西结合的路子。父亲见儿子心志已坚,同意了他“弃工从艺”。董希文也因思乡心切,又于1934年考入了杭州国立艺专——也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师从林风眠与、潘天寿、李超士等名师。

△ 苗民跳月(苗家笙歌) 113×332 纸本水粉 1945年 董希文

毕业之后,在动荡与战乱之中,董希文又先后在上海美专、湖南及越南巴黎美专分校深造(因战乱未能成行)。并在西南、西部和西北等地区进行学习、创作。

△ 苗女赶场 1942 72×100cm 麻布油彩 董希文

虽然董希文少有海外学习的经历,但却能在时代的文艺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与当时流行的艺术样式保持距离。1942年创作的《苗女赶场》,便可窥见他勇于探索的艺术表现力和勇气。

对他的艺术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则是敦煌壁画。1943年,29岁的董希文参观中央图书馆举办的《敦煌艺术及西北风俗写生展》,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他联系到当时“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委员之一的常书鸿,表达到去敦煌的愿望。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临摹、学习敦煌壁画的历程。

△ 临摹观音菩萨(唐) 62×165cm 纸本彩墨 1943 董希文

他对古代无名画师表现人物,运用勾勒和设色的精微变化有深入的研究。认为敦煌壁画上的人物双色技法、不依靠明暗法塑造形体及质感,其效果堪与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杰作相媲美。

△ 临摹敦煌古佛真迹 58×127 董希文

这段时间他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与研究,对以后的油画创作,无论是造型手段还是色彩装饰,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哈萨克牧羊女 160×127 布面油画 1948 董希文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中西艺术方全面的养料和储备,为董希文开创出油画中国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 北京入城式 布面油画 1949 董希文

1949年,董希文创作了《北平入城式》。这幅作品为他赢得了长于革命题材、长于人物画的声誉。

△ 无限风光 1953年 董希文

此后他又创作了第一次文代会主席台上悬挂着的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并与中央美院师生一起创作了天安门上的第一幅毛主席油画像。

△ 开国大典 230×405 布面油画 1952 董希文

原版作品中有刘少奇和高岗的形象,话筒也只有两个。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53年,《开国大典》的创作重任也被交到了他的手上 。在接受任务时,董希文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做了一番充足的准备工作。

为了表现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他从电影录像和许多的资料中挑选出了领导人们的肖像和神态特征。

△ 开国大典设计草图 董希文

为了突出节日氛围,他又开创性地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全部都囊括在了同一构图中。地毯、建筑、民俗……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画成了草图,向各个领域的专家请教……

△ 开国大典(1954版) 由于历史原因 右则高岗的形象去掉

为了画面平衡, 董希文增加了两个话筒。为了表现导人与广场群众的虚与实、近与远、少与多的对比效果,使画面开阔辽远,董希文还在请教了梁思成等著名建筑学家后,大胆地去掉了毛泽身边的一根柱子。此举也赢得了众人的理解与赞同。

开国大典(1971版) 1971年,刘少奇的形象被要求去掉,董希文用了很多办法,才把刘少奇换成了董必武在创作这幅2米多高、4米多长的巨型油画时,董希文的画室很小,后退的空间只有三四米。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他没日没夜的工作,常常忘记了吃饭,画得入了迷,几乎是凭直觉和经验完成了这幅巨作。

△ 瀚海(新疆公路运水队) 133×195 布面油彩 1948年 董希文

由于《开国大典》的巨大成功,董希文在当时的美术界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而新中国成立后举国高昂的爱国热情,对董希文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的艺术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

△ 大渡河泸定铁索桥 40×53 木板油彩 1955年 董希文

他暂时放弃了敦煌时期开始的风俗性、抒情性和装饰风、这种中国气味很浓的绘画风格的探索,转而全力投入了重大主题和历史画的创作。

△ 新解放区生产自救 布面油画 1950年 董希文

△ 抗美援朝 布面油画 1951年 董希文

△ 百万雄师下江南 1959年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董希文

△ 千年土地翻了身 1963 77×143 布面油画 董希文

他说:一笔下去要负千年的重任!画画时色彩要用有感情的色彩、形要用有感情的形、更重要的是要有中国人的气派。

△ 红军不怕远征 40×73cm 麻布油彩本 1957 董希文

“文革”伊始的1957年,他创作了《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既有敦煌壁画流畅而简约的色彩,同时也是一幅具有现代精神表现性的绘画。

△ 钢铁工人 麻布油彩本 董希文

但不幸的是,它却被扣上“宣扬革命悲观主义”的帽子。董希文被下放在钢厂劳动,并逐渐被迫中断了他继续在艺术上探索的道路。

然后则是检讨、反思、不停地修改画作……1971年,当他接到通知,需要第三次修改《开国大典》时,他已经身患胃癌。那一年,董希文才58岁。

△ 喜玛拉雅颂 小稿 1973年 董希文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几十张画板摞在床头,并将未能上墙的壁画《喜玛拉雅颂》的小稿挂在墙上,以此来坚定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

△ 雨后彩虹 董希文

他的女儿回忆说,在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将喜欢破碎的瓷瓶重新粘起来,看着它修复后的样子,神情庄重而神圣。董希文曾对前来看望他的学生说:我这一辈子,最想画的画都没来得及画……

以上内容《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丨董希文作品欣赏》由名人字画网整理发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丨董希文作品欣赏

赞 (2)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