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畔——吴冠中《叶荷家园》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风景如画、文脉厚重的家乡宜兴,不仅给了吴冠中先生艺术的启蒙、创作的源泉,更给了他艺术思想与人格精神的无穷滋养。因此,对于他而言,宜兴不仅仅是哺育他成长的故土,更是他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吴冠中水墨长卷《叶荷家园》,以飨藏家。31×420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吴冠中《叶荷家园》

△吴冠中《叶荷家园》画心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1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2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3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4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5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7

△吴冠中《叶荷家园》局部-8

题识:太湖之畔旧家乡,白发游子苦思量。吴冠中,八七。钤印:荼。

自题引首:叶荷家园。吴冠中。钤印:吴冠中印。

自题后纸:滋养和谐心灵,传播艺术珍品,真情真意难寻。吴冠中。钤印:吴冠中印。

费新我后纸:得山水清气,极丹青大观。新我左手。钤印:费新我印。

费新我(1903-1992),学名斯恩,原字省吾,字立千、号立斋,后改名新我,浙江湖州人。工书画,是以左腕运笔而名闻遐迩的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历任上海万叶书店编辑室美术编辑,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画师。

自家江山——吴冠中笔下的宜兴

在江南的氤氲烟雨中,宜兴这座古城静默而立,仿佛一颗被时光珍藏的明珠,在太湖之畔熠熠生辉。耕读的农家养育出吴冠中这样的文化巨人,这是宜兴人民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东方的骄傲。吴冠中先生一生成就卓著,影响深远,但他始终感恩宜兴这块文脉厚重的土地给予他的恩泽,一生多次回乡探亲访友,写文作画讴歌家乡,在阳羡大地上留下了一幅幅感人的佳作。

“画不尽江南村镇,都缘乡情。”故乡江苏宜兴的白墙黑瓦和流水人家带给吴冠中无尽的创作灵感。画中虽无一片荷叶,但吴冠中自题引首:叶荷家园。取“一叶清荷”之意,画的是吴冠中的精神家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纯洁高雅、坚韧不拔等美好品质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淡泊名利、追求心之所向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启示。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

吴冠中的作品极具东方文化特征与特色,又闪现着西方艺术的情结与形式,有着全新审美取向。吴冠中曾说到:我对抽象的理解是:把生活美的形式抽出来,构成艺术品,这种艺术品要使读者联想到其与生活源泉的关系。吴冠中生长于江南,水乡风物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中,落情于笔端。在艺术的长河中,吴冠中以其独特的笔触,绘出了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画卷。吴冠中在传统的写意山水画中加入了西方油画的形式和技巧,在点线面与丰富的色彩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

《叶荷家园》创作于1987年,是吴冠中的水墨画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吴冠中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水墨画仍旧受到传统水墨画和西方水彩画的影响,尚未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在八十年代以后,其作品逐渐摆脱形体的束缚,以现代设计构成的理念重构自然景物,形成了一种简洁单纯的半抽象风格。承载着乡愁的“江南水乡”是吴冠中最喜爱的题材,也是实现其艺术理念的重要题材之一。

他在这一系列的主题作品中设置了一种由点、线、面交叉纵横而形成的复杂结构,用黑与白的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以几何化的抽象元素来表现客观对象的形态之美,以纯粹的点与线交织出节奏与韵律,在简约与繁复之间探索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从此幅《叶荷家园》中可见一斑。

本幅作品以平视视角描绘江南人家生活风景。鳞次栉比的墨块墙瓦、蜿蜒流淌的潺潺小河,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寥寥三四笔“人”字形与竖线即构成了白墙黛瓦,青翠柳枝巧妙避开大面积白色墙块,为素净构图增添活力。水面如镜,阔笔倒影舒缓宁静。远处烟波飘渺,水雾掩映着青山。整体画面干净明丽,有一种空灵之美。纯色点缀的路边石、盛开的花朵、追逐嬉戏的鸭群,使得江南之景更加生动优美。吴冠中极力营造简括之势,以水墨画线条表现奔放浪漫的东方艺术韵味。白墙黛瓦,绿柳流水,窄巷古宅,平直方圆的对比,增添鲜活的气息,展现大师对诗的意境、线的舞蹈、团块的节奏的艺术追求。

《叶荷家园》是吴冠中融合乡愁与现代美学的代表作,通过水墨重构江南记忆,成为观者感知其艺术哲思的重要窗口‌。吴冠中的美学观念深受我国传统艺术的熏陶,他提倡“风筝线不断”,就是说艺术创作既要继承传统根基,又要注入现代创意。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笔墨技法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一幅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画家通过笔墨传达的精神和情感。

‌笔墨离开精神寄托的描绘‌,意味着笔墨失去了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变得空洞和缺乏生命力。在艺术创作中,笔墨不仅仅是技法的运用,更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体现。当笔墨脱离了精神寄托,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感染力和深度。因此,笔墨不仅是技法的运用,更是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吴冠中通过具象的故乡符号与抽象的艺术语言,将个人乡愁升华为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学的永恒追寻,形成“风筝不断线”的艺术哲学——以现代形式为“线”,始终扎根于乡土情感‌,始终扎根于精神原乡。

吴冠中对宜兴的情感,既是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也是艺术家对文化母体的溯源。他将故乡的风物升华为普世的美学语言,正如其自述:“走得再远,我的画里总有一根线,拴在宜兴的桑树根上。”如果说吴冠中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瑰宝,那么承载这对故乡宜兴浓浓情感的《叶荷家园》则是这一瑰宝上的璀璨明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太湖之畔——吴冠中《叶荷家园》

赞 (3)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