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为梅兰芳作《岁朝图》,见证师友情缘

齐白石与梅兰芳均为享誉20世纪中国的艺术大师,他们两个人一个蜚声画坛,一个名满梨园,都活跃在民国以及新中国初期京城的文化界,在社会上享有极高声誉。二人亦师亦友的交谊,更成为一段著名的艺苑佳话。下面从庋藏多年齐白石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其为梅兰芳所作《岁朝图》以及齐白石至梅兰芳信札一通,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齐白石为梅兰芳作《岁朝图》

△齐白石《岁朝图》

△齐白石《岁朝图》局部-1

△齐白石《岁朝图》局部-2

△齐白石《岁朝图》局部-3

信封:煩递梅兰芳先生展。齐白石。

释文:畹华贤世兄鉴:来函始知兄台为卧龙姪戚人,兼以从事刻印。承拓来摹予所刻之印数方,刀法足与予乱真,予叹之。篆刻为祖国传统艺术,还须一定修养专言篆刻。白石刻之替人二三皆在四川,不料未卜有此缘。白石老人,八月十日。

【题识】畹华先生正。齐璜白石。钤印:白石(白)、吾幼挂书牛角(朱)

齐白石是一位传奇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论名声与成就,现代画家中鲜有人及。他一生经历多个社会剧变时期,身份默默地转换,由“吾幼挂书牛角”的牧童,变为“鲁班门下”的木匠,凭“接木移花手段”养活老少的画家,到“风前月下清吟”的诗人。他追求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了民间艺术风格,画风纯朴自然,雅俗共赏,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高峰。

梅兰芳先生之所以成为中国京剧史上成就最为辉煌的表演艺术大师,是与他在艺术上的虚心求教和高尚的品格分不开的。梅兰芳字畹华,作画时亦署浣华,他诗书画样样皆能,并喜好与画家交往,20年代时,他向姚茫父学画,也在这期间结识了齐白石,并与之订交。齐白石比梅兰芳年长30岁,时正寓居北京。梅向齐学画,为齐磨墨铺纸、舒笔取砚、执弟子礼甚恭。

一次,梅兰芳在一个堂会上演出时,发现齐白石坐在后边,就立即亲自将齐搀扶到前排。别人不识齐为何人,此时,梅则大声地向别人介绍说:“这是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是我的老师!”。于是大家见此情景都一哄而起,将齐白石拥簇到前排的位子上,使大家对齐白石都另眼看待。齐白石为此很受感动,回去后为此事作诗留念: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齐白石与梅兰芳的友谊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白石老人一生崇尚“知己有恩”的作人方式,对于梅兰芳,他当然是视为知己,经常赠画给梅兰芳,这幅《岁朝图》也是为梅兰芳所作。在齐白石和梅兰芳两大宗师交往的几十年中,齐白石为梅兰芳创作过多幅书画佳构,一旦经市场释出,均为高价。

画中梅花与寿桃为白石老人晚年经常描绘的题材。齐白石画梅花深受吴昌硕影响,多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点花则喜爱用浓艳的洋红,此作可见一斑。画面章法疏密相宜,梅枝遒劲有力,梅花鲜艳明媚,氛围浓烈而又颇为雅致。梅枝的主干以重墨大笔写出,笔力劲健,有婉约之姿,整体颇具金石笔意;花朵直接以浓淡不等的洋红点出,再以浓墨点蕊,艳丽的梅花与浓郁的墨枝形成红与黑、浓与淡、疏与密的对比。以极其简约的构造表现出了梅花的姿态与气质。

齐白石的桃不同于吴昌硕的金石趣味,显得十分清新、质朴。白石老人夸大了桃与叶子的比例,这种夸大的手法借鉴了民间艺术。而他又能融文人画笔墨于民间趣味之中,使得这幅画既具有民间艺术生动活泼的特色,又具有文人画疏朗秀雅之气质。作品中鲜艳欲滴的两颗大寿桃均用没骨画法呈现,青色桃叶以水墨相破之法成之。白石老人画桃偏爱暖色,洋红加柠檬黄的桃子在他的笔下有笔意,有笔痕,有重轻,有浓淡。映衬出热烈喜庆之意境,寓意美好吉祥。

为打击假画,齐白石在作品的落款上,87岁时(1947年)在写“石”字的时候将口字故意写得像一个圆圈似的,这种写法一直到92岁,在这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这样写,很少例外。此幅《岁朝图》虽未记年款,但据款识推测大约作于齐白石八十七岁以后。这幅画作于白石老人的桑榆晚景之时,可以从画中感受到他在此时的平和心境和款款深情,他的笔墨较之以前更加纯熟老辣,色彩也更为浓重亮丽。

齐白石晚年的写意作品一直受到市场追捧,其作品中的写意红梅与寿桃搭配的作品颇为少见,或为梅兰芳所特别绘制,尤为珍贵。作为两位二十世纪文化巨人友好交往的见证,此幅《岁朝图》的珍贵之处不言自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齐白石为梅兰芳作《岁朝图》,见证师友情缘

赞 (1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