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喜马拉雅山全景》赏析,以2070万成交

2018年06月20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41件精品上拍。其中,徐悲鸿《喜马拉雅山全景》以1600万元起拍,180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2070万元成交。

徐悲鸿《喜马拉雅山全景》1940年作 布面油画 37×93.5cm

徐悲鸿《喜马拉雅山全景》1940年作 布面油画 37×93.5cm

《喜马拉雅山全景》,这件作品创作于1940年的印度。1939年11月,应泰戈尔邀请,时在新加坡已居9个月余的徐悲鸿,从新加坡乘船来到了印度,前往位于加尔各答的圣蒂尼克坦国际大学讲学。徐悲鸿在印度受到了极好的礼遇,在如此安定、舒心的环境下,他授课、会友、参观、交游之外,投入大量精力绘画,并计划将酝酿了二十余年的《愚公移山》以巨幅创作出来。结果刚完成草稿,此地气温陡增,徐悲鸿决定到印度东部的避暑圣地大吉岭去,以便顺利创作出巨幅《愚公移山》。大吉岭地处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喀喇昆仑山脉,在这里能够远眺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徐悲鸿沉醉于乔戈里峰之美,他还曾在寄给徐飞白的一张乔戈里峰照片背面题字:“荆卿强干之尊容,美极矣!”,而这幅《喜马拉雅山全景》即是以乔戈里峰为创作主题的油画风景。

喜马拉雅山实景图

喜马拉雅山实景图

《喜马拉雅山全景》虽然是一幅写实性的油画,却流露出中国大写意山水画的意蕴。在构图上,徐悲鸿从传统中国画的四条屏中得到灵感,将其从纵长改为横长,类似于一个小长卷。这个小长卷构图,在西方绘画上没有先例,没有榜样可借鉴,对徐悲鸿是个巨大的挑战,他需要很好地经营位置,布局得当。徐悲鸿利用小长卷的独特比例,以及自己深厚的中国古典艺术修养,将本来震人心魄的巍峨高山,从容不迫地在画面中徐徐展开,就像中国古人徐徐展开长卷,一步一移,悠然欣赏千里江山一样。

竖虚线:《喜马拉雅山全景》中两条黄金分割线

竖虚线:《喜马拉雅山全景》中两条黄金分割线

徐悲鸿将喜马拉雅山置于长卷远眺之景中,似乎神山自遥远且辽阔的高天之上而来。中景的淡紫烟雾弥漫在连绵的群峰之间,此乃徐悲鸿油画造诣的神来之笔。这些刻画难度很高的烟雾,营造出喜马拉雅山的冷冽、神秘之感。近景山脉占据了画面纵深的三分之二强,且取俯视角度描绘。这一突兀的观看视角的转换,使观者居然如上帝一样,不但降临,而且在俯瞰如此雄迈的世界第二高峰。

长卷构图中,徐悲鸿又融合了西方的黄金分割线,并且在画面的一左一右,并列用了两条,在这两条黄金分割在线,又利用透视关系,处理了一个前景中的主题和一个远景中的主题。尤其是画面左侧位于黄金分割在线的远景中的主题,即是朝霞或夕阳中的乔戈里峰。

《喜马拉雅山全景》局部

《喜马拉雅山全景》局部

徐悲鸿应该非常满意他在这件油画作品中进行的构图上的大胆冒险,在随后的巨幅国画和油画作品《愚公移山》这两个版本的创作中,徐悲鸿在国画版构图中再次采用了国画长卷形式构图,而在油画版中,徐悲鸿将胖肚子中年开山者放置于画面左侧黄金分割在线。

《喜马拉雅山全景》局部

《喜马拉雅山全景》局部

《喜马拉雅山全景》,作为徐悲鸿风景油画的集大成之作,极有可能其现存唯一一幅以喜马拉山全景为题材的油画佳制,与《放下你的鞭子》、《愚公移山》、《珍妮小姐》一样,同为画家抗战时期流散与星马地区的重要油画。其时,徐悲鸿在新加坡与以黄曼士为首的众多华侨界人士密切交往,并在林庆年、庄惠泉等人的大力帮助之下,组成八十人的“徐悲鸿画展筹委会”,积极开展抗日筹赈活动。1942年1月,日军兵临城下。经过周密商议,原存于黄曼士家中的徐悲鸿画作、物品,以及几十幅不易携带、无法顺利离境的油画被秘密运送到位于罗弄泉地区的崇文学校,最后掩埋于校舍周围的一口枯井中。直至战争结束,这批宝贵的作品才得以重见天日,而此幅《喜马拉雅山全景》无论参照画家生平还是创作经历来看,都极有可能是其中幸存者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徐悲鸿《喜马拉雅山全景》赏析,以2070万成交

赞 (4)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