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首度面世

摘要:陆俨少(1909~1993)的山水画在中国当下画坛可谓无人不晓,然而他的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人物画,却为大多人所不知。此类作品在重视造型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重笔墨的艺术特色,独具一格,同时面向人民大众,走向社会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新生活风貌的写照。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甄选诚献陆俨少1963年作人物画《好时节》,以飨藏家。137×68cm。纸本立轴。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137×68cm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局部-1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局部-2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局部-3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局部-4

【题识】好时节。癸卯三月陆俨少并记。

【钤印】宛若(朱文)、俨少(白文)

陆俨少向以山水画称雄画坛,而其人物画亦为绝妙佳品。陆氏人物画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之前内容多为古典题材,形式多为单线白描、淡彩平涂,人物为主。第二阶段,1949至文革初期,以古法为宗,尤崇顾闳中、陈老莲,内容以现实主义题材与传统题材相夹杂,形式多为单线白描或单线白描重彩,人物与场景相结合。第三阶段,文革初期,多为主题性创作,形式兼工带写,色彩浓重。本幅《好时节》作于1963年,属陆氏第二阶段人物画。

1950年代,受“文艺服务于民众”的政策引导,现实主义绘画一跃成为时代的主流,而现实主义人物画则因为能够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并和政治宣传相配合,一度长期成为整个中国画坛的官方品种。为了生活需求,陆俨少不得不暂别山水画,改学人物画。至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作为首批进入的画家,陆俨少积极参与到浙江、福建、皖南等地的写生活动中。

此外,陆俨少还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人物画,如《代耕小组》、1963年的《人勤春早》、1964年的《金罗店》等。它们大抵以传统勾勒填色的方法画人物,以传统山水画的方法画背景,本藏品《好时节》即是其中典型。画家结合了传统山水渲染和人物画勾线技法,成功描绘了乡村间早春时打种子备耕的场景。这是一件陆俨少用传统技法表现新题材的探索之作,也是画家的奇思妙构。

陆俨少在创作这类新国画时,画法大体类似,即以传统勾勒填色法画人物,以传统山水画的方法画景物,但人物所具有的时代风尚,以及景物所具有的世俗风情,又打破了传统绘画的界限,形成新的趣味,此图中颇可见之。画中共有二十一个人物,十四个青年男子,七青年女子,相互穿插,前后错落,分成几组。

用笔如切如杀,圆熟无碍。用线,沉着痛快,细劲锋利,而又虚灵流转;用水用墨用色,不腻不躁,似有枯泥中逼出春湿之韵致。人物神态生动,比例严谨准确,构形开相又有自家风范。虽然各人动态不同,但肢体动作均幅度较大,略显夸张,有工农兵标准画像中的仪式性特征。画法上,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融合了写实性和年画中的夸张性,既有明暗体积感,又有年画中的稚拙趣味。整幅工写结合,构思巧妙,以生动的场景表现出了时代的面貌,是一幅映射着时代特色的新国画。

诚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对艺术过于苛刻的时代。陆俨少接受时代馈赠的同时亦摆脱了时代的局限,在筚路蓝缕以启天地的开拓中开创了其创作上的新境。毋宁说,恰是因为新时代的赋予,催生出了画家们的艺术新风。这一帧帧经典画卷,不仅勾勒出新中国的社会风貌,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审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陆俨少人物画《好时节》,首度面世

赞 (12)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