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 (1878~1926),世居浙江吴兴。近代著名的学者、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别署藕湖、渔隐。曾办湖社画会,影响全国。下面从庋藏多年其百余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金城《峦溪烟翠图》手卷,以飨藏家。设色绢本。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金城《峦溪烟翠图》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1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2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3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4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5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6
△金城《峦溪烟翠图》局部-7
引首:峦溪烟翠图。黄君璧。钤印:黄君璧印。
题识:溪山有逸趣,苍崖凌紫烟。远峰落天半,中有飞来泉。 甲寅(1914)九月。吴兴金城。钤印:金城之印。
后纸
1.白蕉题跋:野外少人躅,值此佳日迟。 偶与二三友,游观赋新诗。 青松蔼繁荫,碧草含华滋。逍遥恣言笑,童稚亦娱嬉。 济济炫春服,悠悠咏清沂。 兹欢恐难再,兴尽以为期。庚寅夏五月,云间白蕉。钤印:白蕉。
2.谢稚柳题跋:江上群山翠欲流,松门苔径映清流。茅堂雨绝湘帘暝,卧听空山一夜秋。九嶷如黛暮云间,帝子何年去不还。唯有秋猿听不尽,潇潇寒雨万重山。辛卯嘉平月,稚柳。钤印:谢稚柳。
说明
黄君璧 (1898~1991),广东南海人,本名韫之,别名允瑄,号君翁、君璧,曾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以山水画著称,尤擅表现云、水、瀑布的动态,形成雄浑壮丽、气势恢宏的独特风格。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与徐悲鸿、张大千同辈齐名,并与溥心畬、张大千合称渡海三家。
白蕉 (1907~1969)本名何法治,字远香,号旭如、复翁、复生,别署云间居士、济庐、束海生等,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人。为海上书法名家。曾执教于上海美专,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工画兰,精书法,能诗文。他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及艺术理论家,与黄宾虹、高二适、李志敏并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
谢稚柳 (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著名书画家。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擅长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北楼先生是清末民初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在近代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金城家学渊源,对古器物字画收藏甚富。兄弟姐妹早年都游学欧美。金城幼即嗜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留学英国铿司大学习法律。毕业归国,道经美、法诸邦,考察法制兼及美术。民国成立,任众议院议员,国务院秘书,筹设古物陈列所。于一九一零年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筹设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偕同陈师曾诸画家赴日与会,大受彼邦画界欢迎。金城精于摹古。山水花鸟皆能,山水取法宋元,笔墨谨严,以工带写,秀丽可观。
金城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熏陶,他的山水画以戴熙的精细笔法为基础,后吸收陆廉夫风格,线条清劲有力,墨色明润且层次丰富,画面布局严谨,丘壑结构繁复而有序。其作品多仿古、师古,强调保存国粹,临摹古人画稿时一笔不苟。画面常通过留白、云气缭绕、飞瀑幽潭等元素,营造宁静幽深的古典意境,传递出清雅脱俗的文人气息。金城虽以传统为根基,但反对僵化摹古。他提倡「师古人更师造化」,注重写生与自然观察,并在构图、用色上尝试突破。作为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的创始人,金城推动「以北融南」的绘画改良,主张「研古法采新知」。其艺术理念培养了陈少梅、马晋等名家,对民国初期北方画坛的复兴起到关键作用。
本卷为金北楼少见精品,作于一九一四年,其年三十六岁。金城为当时北方画坛领袖,他的艺术观念和主张极具影响力,可惜英年早逝,如若不然民国美术史将改写。民国初年,金城请设「古物陈列所」,集沈阳故宫及承德故宫所藏之文物,公开展览于武英殿,创中国现代博物馆之先河。一九一四年,「古物陈列所」正式开放,他亦得以观摩目赏历代剧迹,并专心临摹,钻研前人古法,兼览遍民间珍藏,故笔下所临,逼肖原迹,又不失自家气韵。此年,金城时居北平,正属其追摹前贤剧迹兴致极浓时,笔下临仿作品伙且精,本幅即写于此时。此《峦溪烟翠图》是金城临古山水的典范,也是金城绘画生涯的早期对古代山水大家的学习和体悟。在传统山水的临摹和学习中,金城可以说用力颇深。其绘画美学思想,认为「画美术也,应从美学着想」,强调古茂、苍润、秀逸、荒寒,虽粗豪工致,画法不同,而「各有美之观念存乎其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金城《峦溪烟翠图》,经典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