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 (1669~1732),字扬孙、酉君,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大学士。工花卉、草虫,以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其没骨花鸟画,以继承恽寿平的风格而负盛名。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十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1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2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3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4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5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6
△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局部-7
题签: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内务府藏。
引首:万寿恒春图。成亲王。钤印:永瑆之印。
题识:臣蒋廷锡恭绘。钤印:蔣廷錫印。
注:永瑆之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永瑆》15印,225页)。蔣廷錫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蔣廷錫》33印,1408页)。
鉴藏印: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石渠宝鑑、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乾隆预览之宝、嘉庆预览之宝、咸丰鉴赏。
注:石渠宝笈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弘历》112印,245页;宝笈重编印参见同书95印,244页;石渠宝鑑印参见同书94印,244页;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参见同书169印,251页;三希堂精鉴玺印参见同书150印,247页;宜子孙印参见同书107印,245页;乾隆鉴赏印参见同书93印,244页;乾隆预览之宝印参见同书146印,247页;嘉庆预览之宝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顒琰》4印,1561页。
说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第15次印刷。
题跋:
于敏中跋: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南窗星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乾隆庚辰夏四月,于敏中题。钤印:臣于敏中。
王文治跋: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夫泪,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钤印:王文治印。
王素题跋: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耳斯。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小某王素题。钤印:小某。
跋者简介:
成亲王永瑆 (1752~1823),字镜泉,从号少厂,号少庵、诒晋斋主人,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
于敏中 (1714~1779),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状元。授脩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等。工书法,近董其昌。著述颇丰。
王文治 (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室名柿叶山房,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曾掌教杭州崇文书院。工书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
王素 (1794~1877),字小梅、小某,晚号逊之,江苏扬州人,晚清时期扬州画坛代表人物,与改琦、顾洛并称晚清人物画三大家。幼师鲍芥田,又多临华岩,凡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工诗,篆刻效法汉印,为画名所掩。
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恽南田以没骨写生所绘花鸟,开创以清丽淡雅为风貌的“常州画派”一脉并闻名于清初画坛,恽南田的绘画精工细腻,注重形色,所绘的花草全从写生中来,且全无前人套路,一时名重天下。常州派风格在清初花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号为“写生正派”。蒋廷锡是受恽南田画法影响的重要画家之一。
蒋廷锡是学问渊博的文人,又是清代康雍两朝位高权显的重臣。擅画花鸟,画风有二种,一为水墨小写意,潇脱苍厚,兼陈道复、恽南田二家之长;一为设色写生,艳丽生动,开邹一桂等法门。前者表达了他志趣雅洁的文人情怀,后者象征了他华贵富足的官宦气象。此卷落“臣”字款,当是其进御之作。后一直在清宫保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前后有成亲王永瑆、于敏中、王文治和王素一众权臣及文人题跋,但一直未曾面世。由于收藏得所,流传有绪,故保存精良,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识者宝之。
清代康熙至乾隆朝是宫廷绘画最为繁荣的一段时期,除去以绘画供职内廷的职业画家外,还有一批科甲出身并在朝中担任职务的大臣也随侍在皇帝身边,奉皇帝之命进行绘画创作,被称为“词臣画家”,蒋廷锡即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作为康熙、雍正两朝名臣,官至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深受帝王信任。同时他亦因擅长花鸟画而成为著名的词臣画家,其绘画风格雅逸平正,技法上逸笔点染与工笔描绘兼能,也运用没骨法描摹花卉形态。
蒋廷锡绘画艺术得益于江南优渥的人文环境,早年又得与恽寿平的弟子马元驭切磋六法,风格受到恽寿平的影响;后入朝为官,绘画才能为康熙皇帝欣赏,有机会观摩内府藏历代名画,对宋元明工笔写意诸法的临摹使他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然洽和,风神生动,意度堂堂”的自家面目。在蒋存世作品的形制上卷轴册页均有,而册页因为画幅较多更能全面具体地反应画家的艺术特色,特为人所重,《万寿恒春图卷》即是其中的代表。
此卷中所绘禽鸟皆工笔重彩,先以柔韧连绵的线条塑其形貌,又以短细笔触刻画其背部、腹部不同的毛羽质感,并以深浅不同的色调,表现羽毛或厚重或轻薄的质感,最后以高光点睛,使之更具生姿。背景中折枝花木的巧妙穿插,亦为画面增添生态空间的真实感。这种结合了传统笔墨法、西方光影法和恽寿平“没骨法”的表现形式,同见于蒋廷锡其它相关作品中。此作不但展现了清代宫廷的审美、技法与表现特色,亦体现出清代朴素生物学的观察、思维与表达特征,可谓兼具艺术欣赏和生态史料之双重价值,尤显珍贵。
蒋廷锡作为清初宫廷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万寿恒春图卷》融合了中西技法与吉祥寓意,展现了康乾盛世宫廷绘画的独特风貌。因为深厚的文学、史学修养,他的作品用笔细而不纤,用色艳而不俗,独具一种雍荣华丽的富贵气。其画作常为宫廷珍藏,风格庄重典雅而不失灵动,折射出清代盛世审美的集大成气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精妙绝伦 典丽雍容——蒋廷锡《万寿恒春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