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 富丽精工——徐扬《云山楼阁图》卷

徐扬(生卒年不详),字云亭,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宫廷画家,擅长人物、山水、界画。他以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宏大的纪实性创作闻名,作品兼具艺术性与历史价值,其创作反映了乾隆盛期的文化自信与宫廷审美趣味,在清代绘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从庋藏多年其十余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徐扬极品佳构清宫旧藏《云山楼阁图》卷,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徐扬《云山楼阁图》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1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2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3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4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5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6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7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8

△徐扬《云山楼阁图》局部-9

题签:徐扬绘云山楼阁图卷。

引首:云山楼阁图。紫瓊允禧。钤印:慎郡王章。

题识:臣徐扬恭绘。钤印:笔沾春雨。

注:慎郡王章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允禧》1印,202页)。

鉴藏印: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观书为乐、猶日孜孜、清心抒妙理、御书房鉴藏宝、乾清宫宝、大清内务府珍藏宝、嘉庆预览之宝、咸丰鉴赏。

注:石渠宝笈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弘历》112印,245页;宝笈重编印参见同书95印,244页;三希堂精鉴玺印参见同书150印,247页;宜子孙印参见同书107印,245页;乾隆鉴赏印参见同书93印,244页;观书为乐印参见同书123印,245页;猶日孜孜印参见同书120印,245页;清心抒妙理印参见同书104印,244页;乾清宫宝印参见同书168印,250页;嘉庆预览之宝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顒琰》4印,1561页。

题跋:

王文治: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梦楼王文治敬题。钤印:王文治印。

董诰:瑶花琪树间霓旌,十二朱楼接五城。台上吹箫秦弄玉,云边度曲许飞璚。乾隆岁在庚戌夏五月,西京董诰题。钤印:載筆。

费丹旭:连雨棲山馆,崇朝宿雾中。湿云低渡水,暗树远浮空。天地兵犹战,江湖路不通。京华旧都色,北望音无穷。雨过春潮急,柴扉掩浪痕。无鱼星在罶,送酒月临门。乱水鸣云际,寒梅枕石根。几家闻夜织,寥落不成村。晓楼费丹旭。钤印:费丹旭印。

注:王文治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文治》20印,17页;載筆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诰》10印,1315页;费丹旭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费丹旭》14印,1253页。

说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第15次印刷。

跋者简介:

允禧 (1711~1758)字谦斋,号紫琼道人、垢庵、春浮居士等。原名胤禧,后避雍正帝讳改名为允禧。书画家、诗人。他是乾隆帝的叔叔,即康熙帝的二十一子,雍正帝的异母弟弟。山水画近师王原祁、王翚,远溯至黄公望、王蒙。林壑森秀,笔墨整饬,以宋元之骨气,运世贤之风采。允禧被视为清朝宗室中淡泊名利的代表,其艺术成就远超政治影响力。

王文治 (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室名柿叶山房,江苏镇江人。王年少时负奇志,诗歌和书法闻名于时。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曾掌教杭州崇文书院。工书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

董诰 (1740~1818),字西京,号蔗林、拓林,浙江富阳人,生于北京。董邦达长子。乾隆二十八年传胪,官大学士,工古诗文词、书法、绘画。书法宗二王,画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元,有“大小董”之称。

费丹旭 (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晚号偶翁,又号环渚生,乌程人。工写照,尤精补景仕女,潇洒自然。兼工山水、花卉,以清灵雅澹之笔出之。偶作诗词,亦如其画。书法恽寿平,有韵致。卖画于江浙两省,寓杭州最久。

清代宫廷绘画指清朝宫廷组织职业画家为皇室创作的作品,继承前代传统并形成中西合璧风格。‌题材涵盖纪实、装饰、历史题材与宗教绘画四大类。画家构成‌包含职业画家、文臣画家、欧洲传教士‌和宗室画家,形成多元创作群体。艺术风格‌上,工笔细腻,色彩浓艳,兼具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方透视法,体现皇家威仪与祥瑞寓意。

徐扬作为清宫著名十大画家之一,因在乾隆十六年南巡时与同乡张宗苍向皇帝献上了自己的画作受赏识,被召入宫廷供奉。其作品以写实性和宏大叙事著称,是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既延续了中国工笔画的细腻传统,又通过西洋透视法增强空间表现力,成为清代宫廷绘画中“盛世气象”的典型代表。

徐扬作为乾隆朝宫廷画家的杰出代表,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纪实性长卷创作、中西技法融合及宫廷政治题材表现三个方面‌。其作品兼具艺术性、纪实性和历史价值,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视觉史料。他的《姑苏繁华图》《乾隆南巡图》等巨作,至今仍被视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目前,这些画绝大多数都珍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像《云山楼阁图》这样存于民间者,更是凤毛麟角,稀如星凤。今有幸首次重磅释出此《云山楼阁图》卷,识者当宝之!

《云山楼阁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徐扬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与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笔墨运用上,他的线条流畅细腻,能够准确地勾勒出人物、建筑和景物的形态。设色丰富而和谐,以青绿为主,营造出富丽精工、盛世繁华的壮丽画卷。在构图上,他巧妙地组织画面元素,使众多的人物、民居和仙山楼阁在宏大的画面中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展现出高超的构图能力。整幅画作无论是细节的刻画还是整体的把握,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云山楼阁图》将中国传统散点透视与西洋焦点透视结合,以鸟瞰视角呈现云山环抱中的楼阁,既保留中国画的深远空间感,又通过光影渲染增强立体效果‌。建筑群采用近大远小的西式透视,而远山云霭则保留水墨渲染的东方韵味。画中楼阁描绘继承宋代郭忠恕以来的严谨传统,建筑群通过匀挺的墨线勾勒,檐角斗拱皆合营造法式,均以界画技法精准呈现。画中有云气缭绕、楼阁巍峨、一派祥瑞的意象,仿佛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生动见证,符合其“笔沾春雨”印文中的颂圣传统‌。堪为徐扬版《千里江山图》亦不为过!

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卷》在北京保利二零二一年春拍中,以4.14亿高价成交,是迄今全球第三高价的中国古代书画。《云山楼阁图》以石青、石绿为骨,层峦叠翠间浮动着璀璨光泽,仿佛将皇家宫苑的华贵气象凝于绢素之上。远观壮丽恢弘,近看富丽精工——山石纹理以笔尖细雕,林木楼阁皆工致入微,连水波云影都带着珠玑罗列般的缜密。色与墨交融却不显俗艳,反而在丹青焕彩中透出古雅意境,既承唐代李思训一派遗风,又显清代宫廷艺术的盛世气象。本卷钤三帝御玺,加之允禧、王文治、董诰及费丹旭先后题跋,可见是流传有绪,赫赫著名之物。此次面世,定会引起国内外藏家的广泛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金碧辉煌 富丽精工——徐扬《云山楼阁图》卷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